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

美食車 Food truck

上星期的財政預算案, 雖然熟口熟面, 但至少實在過上個月的施政報告.
最低限度是大家在公佈之後談論的不是什麼大學的刊物, 也不是五歲小朋友,
而是算是政策之一的美食車.

美食車來得很突然, 因為要為美食車發牌, 先要食環署定下衛生及安全的標準,
若是一早想好的政策, 大家早就收到風聲,
我想也許是財政司司長在農曆新年時看到本土小食被人趕絕, 才想一點方法保留本土小食吧.

只是政策一出, 人們第一個反應是十分"離地".

美食車的開業預算投資需要幾十萬港元以上, 跟小販檔的開業預算相比, 簡直是天文數字,
在高昂成本下, 大家也不奢望會靠薄利多銷來吸引市民大眾.
就連曾司長本人也認為美食車要賣"高檔"一點的本土食品來吸引遊客.

可是香港不少本土美食都要以平價, 簡單, 快捷正為賣點, 如何可以高檔起來?
又或者反過來, 高檔化的魚蛋燒賣腸粉雞蛋仔還是不是香港人心中的本土美食呢?

雖然美食車始終不如小販檔般貼近平民百姓所需,
仍有一定的作為, 因為高檔一點的美食, 可以開發像曾司長一樣的"中產"客的市場,
也可以吸引遊客.

當然, 在政府角度, 只是研究如何提供多一個合法的方式讓人謀生,
商業角度上美食車如何定位郤不應由政府制定, 則是由投資者自行決定.

畢竟這世界的美食車的定位有很多,
有些在辦公室為主的商業為附近打工仔提供午間快餐,
也有在郊區為遊人提供休閒的露天茶座,
也有半夜三更為半醉的酒鬼提暖暖胃的拉面車.

只不過, 若美食車像什麼主題公園, 什麼嘉年華, 什麼景點的小食檔一樣,
用欺矇遊客的價錢去賣成本便宜, 粗製濫造的本土美食, 只會自取滅亡.
始終美食車的靈魂是美食而不是車,
而且香港人的嘴不是一般的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