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錄音 Sound recording

一場密室會議, 事後發現有人偷偷地錄了音, 更供傳媒公開了部分內容.
由於避免會議被騷擾, 所以會議場地一直沒有公開, 以致街外人想要預先潛入會議室內安裝錄音機有困難.
所以今次會議內容外洩的兇手就在他們中間.

雖然馮敬恩是上一次洩密的主兇, 但今次洩密的兇手, 立即可以排除他了.
理由一, 若他手上有錄音紀錄, 上次洩密大可以直接拿出來, 不必等一個月之後, 事件快要掉淡了才拿出來.
理由二, 當初他洩密時, 至少點名地外洩了六名校委的言論, 今次外洩的內容只有李國章一位, 有心錄音, 不可能只在李國章發言時錄的, 肯定兇手刻意地針對李國章, 與馮敬恩的做法不同.
理由三, 馮敬恩已經背負了洩密者的身分, 再一次洩密的話, 親自公開又何妨?

今次外洩錄音的意圖絕對是針對李國章, 而不是為陳文敏抱不平.
為陳文敏抱不平的話, 兩星期前就應外洩, 不必等到梁智鴻主持最後一次會議, 而新校委會主席人選未公佈的時間來外洩.
在這個時間外洩, 正是因為有傳聞指梁振英有意任命李國章當校委會主席了.

李國章當校委會主席的話, 最不開心的應該是港大校長馬斐森及一些港大教職員,
但他們跟其他校委不同, 其他校委頂多失去校委資格, 但他們洩密而又被抓住的話, 絕對會被解僱的, 風險很高.

反而梁智鴻的風險最低, 都已經退下來了, 新任校委會主席也對他無可奈何, 由他當殺手最好不過....

"梁粉"校委也有可能, 若能逼走李國章, 他們就有機會當校委會主席了.

不過就算不是"梁粉"也該知道, 梁振英是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人啦,
若今次洩密令人覺得李國章不可靠不適合, 反而會加強梁振英任用李國章的意欲了.

如此一來, 李國章自己洩密, 為的是誘導梁振英任命他當校委會主席的可能性, 反而最高了.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人到無求品自高 When people have no desire for wealth, they will have high standards of morality

先講題外話, 無求是泛指到名利的追求, 如果對道德都無求的話, 品德是不會高的.

官到無求膽自大, 其實不是什麼新鮮事, 中國自古以來有不少官員,
達到他們想要的官位後, 就開始大膽了, 大膽地欺上瞞下, 大膽地貪贓枉法.
然後有些官員的大膽事不幸被揭發後, 皇帝或皇太后才大駡一句"大膽奴才".

從來沒有"大膽奴才"會大膽到把"官到無求膽自大"的事實公告天下.
也從來沒有人以為大膽的官員就是好官員.

今時今日, 香港有大膽的官員站出來, 但不是大膽地面對群眾, 而是大膽地背向民眾.
當市民為鉛水事件而不安的時候, 他們會大膽地推出一推歪理來反指市民大驚小怪.
市民想用官員感受一下他們日日都在飲的"延年益壽水", 官員大膽地責怪是屈辱,
明知市民會批評她護短仍大膽地護短.

郤沒有官員大膽地承擔責任而下台.

台灣的準總統蔡英文在上年贏了九合一大選之後說:「應該要用誠惶誠恐、如履薄冰的心情來看待人民的託付。」
肯定蔡英文不是官到無求了.

不過話說回來, 香港人民其實有沒有託付給林鄭月娥呢?
又或許應該問, 除了那六百八十九個人和中央政府, 還有誰說有資格說自己託付了她呢?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 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跨太平洋說得好像很厲害, 但實際上這個名稱是怎走出來?

一開始四個發起國-- 汶萊、智利、紐西蘭及新加坡, 共同點甚少, 唯一說得出的就是四個國家都是太平洋沿岸.
雖然真心的若有人問我新加坡對開的海域叫什麼名字時, 我很難很難才會答出太平洋...
無論如何,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一開始就是四個小個的經貿協議.

2008年, 奧巴馬不知怎麼為意到這個協議, 就一屁股的坐下來說"我又玩"...
然後其他國家見美國玩, 才紛紛加入, 也令問題變得複雜.

從這背景來看, 稱為美國重返亞太區的一步棋有點兒過感, 當美國插一腳下去的時候,
所謂跨太平洋也只有四個發起國, 重中智利不算是亞太區國家, 紐西蘭在大洋洲的影響力也大大不如澳洲.
而新加坡雖然有錢, 但人口土地有限下, 實際作用很有限.
汶萊不用說了, 連在東盟也沒話事權.

那些亞太區大國, 如日本, 澳洲, 也是事後才加入的, 是美國的要請, 還是那些國家自己主動加入就不知道了.
與其說這是美國重返亞太區, 不如說那是一些亞太國家恭迎美國回來了.

但不管美國的動機如何, 這個跨太平洋什麼什麼實在不宜再增加大國了.
一來目前已經如何艱難才有共識, 各國如何為了共識而把協議定得很寛, 那跟沒協議有何分別.
二來若然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的國家大都加入了, 倒不如在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 何必另起爐灶.

實際上, 不只美國想要在亞太區有一個沒有制肘的平台,
亞太區小國也想給美國一個這樣的平台,
當中國掘起時, 首當其衝的不是美國, 而是鄰近各國,
臣服是一種生存之道, 但拉攏美國左右逢源才是上策吧.
找別的大國來制衡美國的話, 只會毁了這個協議吧.

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

換柱 Changing column

台灣大選還有不足一百日, 香港人雖然沒能投票, 吃花生看大戲還是可以的.
近來就上演一場藍營換柱的大戲.

馬英九執政七年多, 國民黨的支持下滑, 2016的總統大選本來就沒有期望.
所以在年頭的國民黨內部的初選, 竟然出現無人敢站出來的困窘.

在這個時候, 洪秀柱就跳出來, 本意是挑各路英雄出陣.
但"各路英雄"郤不見蹤影, 結果洪秀柱就成了國民黨總統參選人.

洪秀柱打不過蔡英文不意外, 由她出戰至今民調一直輸10%以上, 贏是奇蹟.

在這幾乎大局以定的情況下, 國民黨打算來個釜底抽薪的換柱計劃.
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換掉洪秀柱, 以喚回劣勢.
問題是, 真的喚回得了嗎?

民調是換了朱立倫的話, 支持率就升到30%, 比目前洪秀柱大約20%好得多.
只是30%的支持率又不能贏啊~

國民黨的考慮是洪秀柱續當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 會影響國民黨立委的選情.
不過臨陣換將真的沒有問題嗎? 若然朱立倫有心選總統, 早就應該在初選時走出來吧.
現在不到100日了, 就算他一天就可以拿出一份政綱出來, 有時間衍繹, 有時間讓民眾消化嗎?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 要換就要快, 糾纏下去, 只會令國民黨更不堪.
而且, 現在有一點不換不行了, 連香港都知國民黨覺得洪秀柱不行要換人.
若最後擾擾攘攘完又不換了, 叫中間派選民如何安心投國民黨一票?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屠呦呦 Tu Youyou

屠呦呦, 不是屠嗷嗷或屠喲喲,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人.
即使我是資本主義的支持者, 也不得不說屠呦呦是社會主義(不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成功個案.
她為國家需要而進行研究, 非為個人名譽, 也非為金錢利益.
就算研究成功了也沒有得到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學術身份, 到退休還是一個首席科學家.
得奬了也堅稱"是中國全體科學家的榮譽".
若不是諾貝爾醫學獎有只給個人的規則, 大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都未必知道她的名字.

在一個社會主義世界, 這是很常見的事了, 不是社會主義國家沒有科學家,
只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科學家個個都如屠呦呦一般只想著如何為國效力吧.

只是這個諾貝爾醫學獎來得有點, 一來屠呦呦早已退休, 諾貝爾獎原意是幫助科學家更上一層樓,
二來世界大多數國家已經消滅了瘧疾, 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患者也不多了.
三來近十年已經出現對青蒿素有抗藥性的瘧原蟲出現.
雖然那無損當年青蒿素對世界的貢獻, 但毫無疑問是當年的事了.

諾貝爾委員會有沒有陰謀我就不知道, 但這次屠呦呦讓不少人出了一個疑問,
就是像屠呦呦那樣努力的科學家還沒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名譽,
那能拿到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人是超乎常人還是有別的理由呢?

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保密協議 non-disclosure agreement

好多大公司都會跟員工簽保密協議,
但有常識的人都知, 要保密的都是一些敏感或機密的資料.
而不是在公司每字每句都保密.

例如老闆跟員工說, "知道有人會升職, 就在報章上唱衰人, 是不道德行為"這些大道理, 公開也無妨.

另外, 一些已公開的資料, 也可以講, 例如走去問創興銀行的員工, 他們的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兼執行董事是誰, 他們是可以回答你的.
又例如Larry Page沒有Phd, 也是公開的, 若有公司因為Larry Page沒有Phd而拒絕使用Google產品, 大大聲公開也無妨.

有什麼是應該保密呢? 例如一些涉及私隱的資料, 傳統如薪金, 地址電話, 時辰八字, 症歷等等.
也許有公司因為候選人的時辰八字跟公司不夾而拒絕聘請, 倒可以涉及候選人的個人資料而不公開,
不過其實只要不把候選人的時辰八字說出來, 只說原因是八字不合也無妨...

除了私隱, 公司機密資料也是需要保密, 例如一些會影響股價的消息, 在落實前不可以公佈.
公司的財務狀況也是機密資料之一, 不過同樣地若那些資料是公開的, 也不存在保密要求.
而且財務狀況還泛指精確數字, 例如"因為佔中而令公司生意減少三成", 這些粗略估計的數字, 原來也講得.

一個公司員工違反保密協議當然要炒, 兼且公司可以就因違反保密協議而引致的損失作民事訴訟.
所以一般都不會光明正大地違反保密協議, 例如有員工知道公司打算聛請某個疑似外國間諜的人士, 那員工偷偷告訴愛國傳媒來揭發.
當然也是違反保密協議, 但公司抓不到犯人也無可奈何...

有些人以為保密協議是遮醜布, 一些本應是精英的人士在會議內胡說八道也可以用保密協議作掩飾.
但社會期望的是, 精英人士做一些精英行為, 而不是連"被人唱"和"自己四圍唱"那些基本事實也未弄得清就去開會的....
要暢所欲言去酒吧, 酒過三巡自然會吐真言, 在一個正式的會議事實和理據比個人愛好重要.
事件都已經那麽久了, 肯定那是本應是精英的人士是經深思熟慮才做決定, 難度他們的理據連自己都接受不了, 要用保密協議來遮醜?

話說回來, 那些本應是精英的人士當然知道他們在會議內所說的有可能被公開,
所以才沒有出現因政府反對而投反對票這種震撼十三億人的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