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舊聞, 不過這星期沒有新聞, 尤其習主席訪美都沒有火花.
更加大問題是半個月了, 港鐵都未能令人滿意吧.
本來香港人早就對港鐵職員不盡力執行港鐵附例中"39A. 運載行李的條件"隻眼開隻眼閉.
但半個月前, 有一位天真過度的小妹妺, 被三個港鐵職員包圍的照片在社交網站廣傳,
讓人發現原來港鐵職員是會執行港鐵附例, 而且地點還是水貨客充斥的東鐵線上.
這令日日都看見一大堆目測明顯違例行李的人們忿忿不平, 迅即上傳了一些明顯違例的行李郤又成功上港鐵的圖片.
原本這樣的公關危機, 要解決一點都不難, 一是高調嚴正執行港鐵附例, 令一眾水貨客退避三舍, 市民自然無話可說.
二是以大愛包容的態度, 既包容水貨客, 又包容音樂家, 反正港鐵有酌情權.
三是增加行李票, 樂器也好, 水貨也好, 買了行李票就准過, 當然過大的行李仍然不能上車了.
明顯地, 港鐵決定用拖字訣, 雖然香港人好善忘, 本來隔一兩日忘了.
但水貨客問題又不個別事件, 每天都在人們忘記之前又提醒了幾次.
更不幸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港鐵不久又拿大提琴開刀.
不住的提醒人們他們的雙重標準.
向來有藝術修養的演奏家甚少對公眾政策發聲, 至少不會用演奏家身分去發聲.
而且大多成名演奏家其實不會撘港鐵, 免得珍貴的樂器受損傷.
但今次港鐵影響的演奏界的幼苗, 連成名演奏家也不滿了.
欺善怕惡是人類本性, 所以兇巴巴的水貨客, 港鐵職員是不敢動的了.
既然永遠都做不到嚴正執行港鐵附例, 倒不如連善良的演藝學生也放過.
然後人人都可以用港鐵運大型物件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