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明報 Ming pao

早前看了spotlight, 感覺很平實, 就像每一天在辦公室的生活,
前線人員四處奔波採訪, 高層頂住外界壓力, 最終報導了一宗大新聞.

近來才知道, 在香港, 這是奇幻電影才有的情節,
在現實世界的報章, 總編輯受壓就會炒人, 甚至其實都還沒有受壓就已經炒人了.

然而, 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
若有人公然站出來說編輯只能報導某人喜歡的話, 會受國際輿論指指點點.
所以用上了"財政問題"這種外人難以驗證的理由.

一般來說, 一間公司有財政問題, 也不炒一個半個人可以解決.
炒人也有成本的, 可以的話自願離職才是最好的精簡人手方法.
炒人永遠是最後一著, 通常會先做一些行政上的節省手段, 如減少一些員工福利之類, 甚至減薪凍薪等.
就算非要炒人不可的地步, 也犯不著半夜來炒人, 也許記者生活晝夜不分, 但多半人事部的職員仍是日間上班吧....
而時間又好得不可再好, 剛報導完"香港政界人士在巴拿馬文件中出現"這宗大新聞就立即解僱,
很難叫人不聯想吧.

何況所謂財政困難, 明報上上下下除了負責炒人的總編輯之外, 誰都不感受得到.
無論事實如何, 這都是一場公關災難, 更刺激的是明報總編輯好像寧願硬食這一場公關災難也不留人.
連暫緩的打算都沒有.

明報作為一間傳媒, 值錢的是它的格調, 香港傳媒向來壁壘分明, 每間報章都有特定的讀者群,
太高調地改變格調, 會嚇走長久以來的讀者, 到時就真的財政困難了.
不過, 反正明報自從賣了給馬來西亞人之後, 不少舊讀者都對新老闆抱懷疑態度了.
今次因"財政問題"而炒人會迅速被發大, 其實絕非一日之寒.

其實香港人對巴拿馬文件真的不很關心, 什麼口裡說愛國愛港的人, 原來早早安排了後路在香港有問題時可以隨時逃走的事,
大家早知道, 中央當然也早知道, 用不著等巴拿馬文件來調查.

既然如此, 為何要"殺人滅口"呢? 也許巴拿馬文件當中有些更大的炸彈隱藏著, 可是現在傳媒是低調調查還是放棄調查就不知道了.

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熊本 Kumamoto

日本發生地震是常事, 他們早早就有一套應對的措施,
只是大自然的力量仍然凌駕在人類之上, 熊本懸始終也難免有傷亡.
但比起同期厄瓜多爾的大地震, 已經少很多了.

雖然厄瓜多爾的傷亡較多, 但跟香港距離太遠, 香港人也鞭長莫及.
反而因為熊本比較近, 和熊本熊的流行, 令香港人明顯地比較關心熊本的災情.
甚至特區政府也只記得給熊本縣發黃色外遊警示, 而隻字不提厄瓜多爾.

地震應變也不是我能寫, 但旅遊應變倒是可以寫一下.

老老實實, 比起恐怖襲擊, 地震危險得多,
剛發生了一宗恐怖襲擊, 當地警方會立刻加強保安, 以防下一宗發生, 恐怖也會識趣地揀日再來.
但地震向來不會是一宗, 多多少少都會有餘震, 而且非人力所能阻止.
其實當一個地區發生地震後一星期都不要去, 尤其是生活在香港這個完全沒有災害級地震的地方的人...

引申, 旅遊保險越早買越好, 約一早買了旅遊保險, 因為地震而取消行程也可以試試索償.
但在地震發生後才買旅遊保險, 然後又因為怕地震而取消行程的, 正常的旅遊保險不會受理, 會受理的應該很快要倒閉.

其實熊本縣說大不大, 地震的影響絕不只熊本縣, 整個九州也受影響,
單單是通往熊本的鐵路停駛, 已經夠麻煩的了.

資訊發達, 上網查看當地情況再決定行情要不要改變也不太難的, 難的只是趕不趕得及出發前做決定.
若死都要去, 只少確保自己第一天會安全吧....其餘的到達才計劃也不是不可能的....

當然啦, 又要深入災區, 郤又準備不足, 弄得要分薄災民物資的行為千萬不要做,
做了也不要在電視上四處張揚, 最好也不要讓人知道那些人是香港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巴拿馬文件 Panama Papers

近期世界各地(除了香港)都在討論巴拿馬文件, 這次泄密可謂全球受牽連.

用信託公司來處理財務其實很普遍, 尤其涉及地產的投資, 買賣都有很多文件要簽署,
以個人名義去買賣就很麻煩的, 但以公司名義去做買賣, 就可以把麻煩推給"行政總裁"去簽署.
再進一步, 想投資外國的資產, 麻煩更多, 而更需要信託公司.
而信託公司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註冊, 所以正常人都會選擇在一些利得稅低的國家如巴拿馬或香港來註冊.

更絕的是, 衍生出以離岸公司來避稅, 例如英國的利得稅是23%, 香港的利得稅是16.5%,
如果一個英國人在英國開信託公司然後在英國投資賺的100英磅, 他就交23英磅的稅.
但如果一個英國人在香港開信託公司然後在英國投資賺的100英磅, 他只要交16.5英磅的稅.
直接入自己袋的就更多了. 更不會說, 各國為了鼓勵外國投資, 以"外國公司"名義來投資多多少少也有些優惠.

數十年多, 人們都知這個漏洞, 當一個人有點錢又太忙沒時間管理想找信託公司時,
幫人開信託公司的職員一定懂得計算在那裡註冊是最有利的.

雖然各地政府, 尤其是高稅率的歐洲各國一直想打擊以離岸公司來避稅的行為,
但執法上不容易, 因為已經涉及了別國的公司,
英國政府不可能要求香港政府提供所有香港公司的股東名單給英國政府查核,
頂多是有情報指某某香港的公司是一位英國人用來避稅, 再找香港政府協助, 但技術上以離岸公司來避稅是合法的, 香港政府也不一定能協助.

今次巴拿馬文件外泄, 各地政府及傳媒有明確目標去調查涉嫌以離岸公司來避稅的人物和其公司, 不必再大海撈針. 所以歐洲方面的反應很大.

另一方面, 比起以離岸公司來避稅更嚴重的, 有些人會利用離岸公司來洗黑錢,
雖然涉及洗黑錢的話, 一般政府都會同意協助調查, 可是洗黑錢是一個嚴重指控, 要有足夠證據才成.
但在不清楚離岸公司背後的老闆是誰的情況, 要搜證也不容易.
巴拿馬文件外泄之後, 政治人物自然是首當其衝, 但黑幫, 恐怖份子等也暗暗遭殃了, 只是大家不會那麼快見到新聞報導吧.

香港在巴拿馬文件中位於風眼, 因為香港是低稅率地區, 受信託公司熱愛.
可是在香港沒大反應是正常的, 特區政府對有人大搖大擺用自己戶口收受了五千萬都視若無睹, 故意用離岸公司來收受利益的又怎會有事呢?

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安全檢查 Security check

自911之後, 所有機場的安全檢查就變得嚴謹了很多,
儘管近年已經放鬆了一點點, 但面對無日無之的恐怖襲擊, 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可是正正在比利時機場受襲後不足五日, 香港國際機場就出現一宗神奇的安全檢查上的漏洞事件.

3月27日, 一位二十多歲的華裔女子聲稱自己的行李在安全檢查後遺失, 要求取回,
機場保安的一般安全處理是發現無人看管的行李不能隨便交回那華裔女子, 需要航空公司派人陪同那華裔女子取回行李後再一次通過安全檢查.

可是那名華裔女子拒絕再次到達安全檢查的櫃位認領行李, 經過一論爭辯後, 機場保安把行李交給了在離境大堂的華裔女子母親.
在那名華裔女子母親的要求下, 機場保安把行李交給航空公司職員再交給那名華裔女子.

問題一是行李經由機場保安及航空公司職員在行李主人不再場的下攜帶行李, 有很多機會把會放入各類違禁品來陷害行李主人.
問題二更大, 當行李傳到華裔女子母親手上之後, 其實有足夠機會讓華裔女子母親放入違禁品, 但機場保安的記錄中, 並沒有提及這個聲稱已通過安全檢查的行李, 有沒有再一次通過安全檢查.

雖然到今日, 大家都知道那個華裔女子的行李中沒有炸彈, 那個華裔女子在當日也沒有作出恐怖襲擊,
但老老實實, 若事件當日給那個華裔女子目的地的機場知道, 大概未入美國領空已經要折返.

當然, 會在香港引起回響, 令向來沒有什麼安全意識的香港忽然關心起國際航空安全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那名華裔女子的身份"超然".
香港國際機場的地勤人員天天都面對各式各樣的旅客, 不管多橫蠻, 大家都相信他們不會致安全為不顧.

但今次為免人們指責"超然"的華裔女子父親濫權, 一些高官把事情說成時有發生,
他們可不可以recap in English, 方便歐美政府日後批核來往香港的路線?

又有沒有什麼不"超然"的人士出來現身說法, 分享一下如何可以享用香港國際機場運送手提行李兼自動清關的服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