敍利亞的內戰, 實際上已經不只是原敍利亞政府, 反對派及伊斯蘭國的三大勢力交戰,
是處於一個軍伐割據的局面, 而且沒有一個組織有壓倒勝的實力.
膠著的戰況, 都不是一年半載可以分到勝負, 所以至今已有五分之一的敍利亞人逃離敍利亞.
像是土耳其, 已經有過百萬的難民滯留.
這個本來已經不是新聞的事情, 為什麼又引起世界關注?
多半是因為有一位敍利亞小孩橫屍沙灘的不幸事件.
不過引起我關注的, 倒是匈牙利往奧地利的火車, 因難民問題而關閉一事.
歐洲多國也接收了一些難民, 除了德國接收了二十多萬外, 其餘都是數萬人左右.
相比與敍利亞為鄰的土耳其, 黎巴嫩, 約旦和伊拉克也只是小巫見大巫.
為免難民湧到奧地利和德國而關閉火車站, 有點兒小題大做.
難民問題, 香港人是相當有資格說的, 五六十年代, 香港就是接收難民的熱門地點,
也有歷史評論指, 來自中國的難民造就了香港當年的輕工業.
所以德國就算讓他們當是新增勞動力, 讓他們歸化也不是大問題.
問題是歐洲其他國家也有一點自身難保, 本身失業率不低了, 吸納這一幫人有難度,
所以歐盟中只有德國是比較積極.
但始終有界限的, 勞動力的需求也不可能一時三刻就爆出來,
德國人也擔心放寬了難民限制會引起過多難民到歐洲尋機會, 所以積極中也留了一手.
實際上, 逃難也需要成本, "蛇頭"不是人道主義分子, 而是趁火打劫發災難財的一群人,
大多數敍利亞人逃到鄰國已經散盡盤纏, 再走也不容易,
再者, 敍利亞人逃離也只是想避一避風頭, 若果戰事能平息, 他們也寧願回鄉生活,
而不是打算落地生根.
不過, 逃到歐洲的一群而有一點不同, 先是本身有一點錢, 才會能跑得那麼遠,
二來是有一定學識, 歐洲各國根本不會用他們所熟識的阿拉伯語,
若自己不懂一點外語, 貿然跑到歐洲也難以適應.
會逃到歐洲的一班人, 比起香港天天在接收的, 質素高一截, 最低限度他們不會怪歐洲人不學阿拉伯語令他們不快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