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之前, 家人決定移民外國, 而我則選擇了獨自在香港升學, 反正我又不是那種會以身擋坦克車的人. 面對香港這個亢奮都市, 像我這種沒立場的人本應是冷眼旁觀食花生. 但就如國王的新衣中的小孩子, 我很想說說一些人所共知郤因他們的個人立場而不能說的事, 不是因為我敢言, 也不是因為我天真無邪, 只是因為我有人微言薄的言論自由.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香港商交所 HKMEX
香港人不是不愛炒商品, 小至鹽, 大至樓宇, 通通都會炒.
但商交所郤是另一回事.
交易所的角色就像麻雀館, 客人在互相對賭, 而交易所只是在中間收取佣金為生.
不管誰賺誰賠, 交易所都是收錢的一方...
但同時交易所要提供一個可靠的交易平台, 自然也要付出.
不過大多成本都是穩定的, 不會因為交易量的多少而大幅升降.
所以一個交易所成功與否還是看成交多少. 成交越多, 就越成功.
但是香港商交所僅僅是提供金銀的交易, 連一眾車主都關心的燃油期貨都沒有.
更不用說其他常見的期貨交易.
本來金也是人們熱炒的商品, 但大多數人炒金的時候, 寧願去金鋪買龍鳳鈪也不買紙黃金.
又更何況紙黃金的門路很多, 也看不到為何要光顧香港商交所.
香港商交所要生存, 就應該多找幾種產品, 和多多宣傳.
不過如今人們最關心的, 不是香港商交所能否生存下去, 而是它的主席的政治生命能否生存下去.
梁振英上任還未滿一年, 已經明顯地當"梁粉"只有比一般人受更嚴厲的審查, 好處郤是看不到.
至少, 香港商交所要找多幾種產品, 特區政府不單是審批, 有時甚至要幫忙在國內外爭取許可.
但看來今次特區政府什麼都不可以做, 香港商交所要自求多福, 自生自滅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