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全民退保跟坊間討論的完全不同. 也大概算是一種左中右都不會支持的方案.
首先是有工作過才有得退休, 像是一些含住金鎖匙出世的人, 一生只需花錢不需賺錢, 那會有退休的概念?
一間公司的退休計劃, 是為了吸引員工留在公司內工作, 當然是在那這公司的員工才拿到退休金,
永遠不會有得得出"有個人天天來借廁所, 就給他退休金"這種事.
退休保障, 是給有付出勞力的人, 不是任何路人都給的.
同樣地, 全民退保不應該見人就派, 而是對香港有付出勞力的人才可以拿.
可是不管政府的方案, 學者的方案, 左膠的方案, 都是容許一些一生都沒在香港工作過, 只靠別人接濟的人去拿"退休保障".
政府的「有經濟需要」方案更無良, 只要認認真真在香港工作十年, 就反過來沒有資格了.
老實講, 扶貧就扶貧, 退休保障就退休保障,
以退休保障為名, 拿有工作的人的錢去補貼沒有工作的人, 而有工作的人郤是沒有保障的.
這是徹頭徹尾的搵笨, 要搞「有經濟需要」方案, 不如不做.
不單只香港有付出勞力的人才可以拿, 而且保障金額應該要工作年期掛鉤.
一個工作了十年就發了達去環遊世界到老的, 跟一個十八歲就出來工作, 做到六十五歲才退休的人,
所得的金額絕不應一模一樣.
也許一個小薯仔工作四十年對香港的經濟貢獻不及一個大老細一年,
但計勞力的付出一個小薯仔工作四十年一定一個大老細一年多吧.
不幸的是多勞多得只是一個童話, 所以世上也有不少人辛辛苦苦工作了四十年, 退休生活還不如綜援戶.
不過話說回來, 香港的全民退保不跟工作年期掛鉤也是好事.
因為全民退保跟工作年期掛鉤, 是一種鼓勵就業的政策,
尤其是低收入人士, 就算工作環境不理想, 但想到捱過之後退休會更有保障, 就不會一氣之下辭職.
也令失業人士有更大的工作動機.
但香港人的壓力已經好大了, 工作環境不理想郤又要忍氣吞聲的話, 壓力會爆煲的.
也許政府太了解香港人, 才會推出一個"不工作就能拿到退休保障, 工作就拿不到退休保障"的神奇方案出來, 鼓勵市民靠別人接濟渡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