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國家, 國王為了節省軍費, 最愛找軍人的缺點來減經費.
於是想出一個方法, 就是放一隻灰熊追著軍人跑, 跑得較慢的軍人就會被吃掉.
軍人們為免被吃掉, 只好操練跑步, 久而久之, 所有軍人都跑得比灰熊快了.
國王很不滿意, 改用跑得更快的老虎來, 軍人們只好再加強操練, 務求跑得快過老虎.
國王索性放出獵豹來, 軍人們迫操練到發瘋, 大多軍人未被獵豹追, 已經過勞虛脫了.
最後雖然仍有些軍人能跑得快過獵豹, 但他們除了跑得快過獵豹, 就什麼都不會....
回正題, 教育政策永遠都難做的, 這世上沒有一個教育政策適用於所有學生,
要做"全港性"什麼什麼都好, 一定有些學生被評為"失敗者",
沒有資質, 又不想做"失敗者"的話, 唯一的方法便是操練.
學生沒有資質, 不是任何人的錯,
家長教師學校, 不想學生被掛上"失敗者"的標籤, 也無可厚非.
問題是那些家長教師學校, 為了令學生擺脫"失敗者"的標籤, 有多不擇手段而已.
那當然是視乎那個"失敗者"的標籤有多大了,
若果只是一個班內的跳遠比賽, 贏輸也不會有記錄的, 失敗一兩次也無況.
但如果是一個全港性的跳遠比賽, 跳遠成績會記錄, 跳不到九里教師學校會受壓, 家長會面目無光的.
那自然有很多家長教師學校會不擇手段了.
TSA在敎統局的官方公開言論指是"失敗也無況"的"低風險評估",
但在私底下呢? 私底下敎統局原來會用TSA的成績向學校施壓, 嚴重的甚至聲稱會殺校,
嚇得一眾校長不得不做點事.
但更慘烈的是, 當一眾學校做點事後, 人人都有好成績了, 考評局就提高了難度,
因為人人一百分, TSA就失去意義.
然後政府一邊迫學校提高學生TSA分數, 一邊提高TSA難度令學生拿不到好分數,
惡性循環下就變了今日學生為考TSA而操練到暈的困境.
而我覺得最不可理喻的是, TSA的本意, 明明是要找出能力不足的學生來加強支援,
照這個方向, 應該是學生成績越差, 學校得到越多資源才對,
怎麼會變成學生成績差, 學校就會受罰?
本來家長只是配合學校起舞, 但一些有見識的家長郤發現不對路.
為什麼學生要為一個只對學校評審有關係的評估操練到發脾氣, 而對學生自身毫無好處呢?
所以一班家長發難要求取消TSA, 留多點時間給學生操鋼琴操羽毛球操法文....
老老實實, 一個小三學生操鋼琴操羽毛球操法文的意義可能不大, 但總好過操TSA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