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工商及科技局在決策局重組後, 被合併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決策局沒有了科技兩字, 郤不代表香港從此沒有科技政策,
2008年, 數碼21仍有因時勢而修定了資訊科技策略.
例如提出了香港政府WiFi通, 研推電子課本等,
因此在曾蔭權在位其間, 大家也不覺得香港欠缺科技政策.
只是那些科技政策已融入各個決策局之中.
直到梁振英上任, 要想成立創新及科技局郤碰釘之後,
政府再無新科技政策推出, 數碼21在2013做了修定了資訊科技策略的諮詢,
到2015年還沒有報告可以交出來.
甚至反過來, Goggle原本想在香港建數據中心,
郤因為沒有政策配合而告吹.
梁粉會賴泛民妨礙創新及科技局成立, 所以無科技政策.
只不過曾蔭權政府做得到, 梁振英政府連一半都做不到,
能力高低顯而易見.
又或者不是能力問題,
只不過小朋友要不到新的原子筆, 就借故不做功課罷.
今次創新及科技局的理據, 適用於任何行業, 就是"促進經濟, 增加就業..."
我就看不到新局成立後會有那些新政府機構來促進科技事業.
也看不到現屆政府有心搞科技事業到要額外加一個決策局出來訂政策,
有心的話,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也不致於連續兩年交白卷吧.
甚至也說不出有什麼可以促進科技事業的東西正在計劃,
只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無暇訂政策才擱置, 要等創新及科技局成立才可以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