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 坐中國南方航空的客機由北京飛到香港, 降落時機師表現出超凡駕駛技術, 四十五度斜插下降地面.
著陸時狠狠的碰到跑道上, 仍然順利著陸, 乖客們都舒一口氣, 為自己的平安生還而慶賀.
今天中國南方航空的客機已經沒了那種刺激, 硬著陸一詞成了經濟學名稱. 新近的用途是香港政府要提防樓市硬著陸.
作為用家, 從來不擔心樓市下跌, 不論急降還是一步步的下調, 反而覺得長痛不如短痛, 一次大跌比起一段長時間陰乾式下滑更容易捱得過.
可是如今香港政府是驚弓之鳥, 有了前特首八萬五的教訓, 絕不敢讓樓市急剎車, 免招民怨.
實際上, 若政府出重招, 讓樓市一沉不起, 現時口口聲聲要買樓置業的一班人, 也會怨政府出手太重. 所以力道的掌握是尤其重要.
另一方面, 香港的國民生產總值中, 地產及相關行業佔了一個很重的比例, 所以有人說地產不能推倒, 但那只是一種懦弱的想法, 從一開始, 這個關係到民生的行業就應該受到約束,
比起保住那些經濟活動, 政府更應該推動其他產業, 減少香港對地產業的依賴.
作為小小的溏邊鶴, 所以我敢說,
來一次樓市硬著陸, 讓香港置諸死地而後生, 也未嘗是一件壞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