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夜經濟不是夜市,不是所有經濟活動都是墟市,夜經濟包含一些不顯而易見的經濟活動。
例如夜校,夜更的士,電影午夜場也是夜經濟的一環,
當然還有一些政府人員不能說也不能抽稅的夜間經濟活動。只談夜市是管中窺豹。
古時人們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但隨著電力技術發展成熟,天黑再也不能妨礙經濟活動。
反之,世界多了很多不用依賴太陽的工種,以後很多人下班已經在日落之後。
工業革命後的政府要發展夜經濟,很多事可以做,例如提供街燈,夜間公共交通等,
在今天的香港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事,始終香港曾是不夜天。
經歷"你知道那裡來的肺炎",加上國家安全的重要,夜間活動大幅減少。
就算肺炎已經不是新聞話題,店舖仍然"早早"關門,餐廳仍然"早早"趕客離開。
也許因為是農曆七月,九時多,大多餐廳店舖已經閉門,沒有什麼好做的街上,我見到的人郤不少。
商界郤說夜間人流不夠,不肯延長營業時間。
店舖九時已經關門,郤怪市民十一時已經回家,我想除非家庭環境惡劣到要等其他家人睡了才回家,
不然比起在烏燈黑火的街上流連幾小時,不如早早回家。
本來夜市什麼的,只要隨便一個大一點點的集團花少少成本就能獨力弄出來,只是不能保證能賺。
更甚是花錢在夜市搞旺了。其他人就會出來撘便車。
另一方面也不知道政府取向,要知道,香港夜經濟之死,是被政府硬生生的吊死,你要起死回生,誰知會不會得罪政府。
而且你舉辦一個活動會吸引三千人在晚上十點於同一地方出現,不會引發國家安全風險嗎?
今天政府出面管夜經濟,我就沒有期望,先不計政府的經濟計劃往往過於中產,或是世人的生活模式已經變了。
政府最大問題是本來政府應該宏觀的角度去做政策, 郤花工夫做一些民間可以做得更好的小項目,
在藍海策略下,這個時間點做夜市是明智之舉,眼看不少十一二時還營業的餐廳, 都是高朋滿座。
說夜間人流不夠做生意的餐廳, 有真的做了宵夜時段嗎?
連餐廳店舖營業時間都要等政府指手劃腳,香港還是資本主義嗎?
Desperate times call for desperate measures.
如果政府真的很絕望的話,倒是有一招絕地反擊: 公佈警方不再掃黃直到夜間經濟好轉, 一週見效。
政府人員不能說也不能抽稅的夜間經濟活動,才是夜經濟的起點。
政府中人當然明白, 所以才帶孫女而不是帶孫仔去劈酒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