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是香港人打工仔心情最矛盾的一件事,
一方面希望打風可以休息一下, 另一方面又不希望颱風殺傷力太大做成死傷.
今次"鳩"襲港, 是就正是令一眾香港人認真擔心的級別.
先談譯名, 天文台的官方譯名是"天鴿",
但這個名是日本改的, 而Hato的日文漢字就是"鳩"
只是鳩向來就廣東話的粗口諧音字, 官方譯名會避諱也是無可厚非的.
民間就隨興啦, 這次的颱風很強勁, 所以大可以稱為颱風勁鳩了.
只是香港也有不少"戰地記者", 總是要跑去危險的地方為大家報導.
加上香港的網絡發達, 災情有多嚴重轉瞬間全香港都知道了.
也許是大家都心知這個颱風的威力不少, 大多人都避免出外,
死傷人數反而比平常少了, 也許戲水遇溺的人被大浪吞噬了, 連屍骨也找不到吧.
可能要過幾天才有確實的傷亡數字了.
反而在香港旁邊的澳門, 傷亡數字比香港多一點,
主要是因為澳門當局大概不知道某位姓李的富豪開始撤力場,
到上班時間也只停留在三號風球, 大批打工仔仍要冒風上班, 做成混亂.
再加上大停電, 令市民難以從網絡和電視上接收風暴消息, 也令情況更為嚴重.
澳門的境況也很值得香港借鏡.
上班時間才掛八號風球的問題, 香港的"不和諧反對派"鬧到嫌了, 所以今次天文台也不敢怠慢.
而大停電的主因是澳門主要依賴中國南方電網, 中國南方電網停電已有前科,
今次他連自己跟據地也搞不定, 澳門就等更久了.
而中國南方電網正正是早年香港政府研究買電的公司, 那個時候已經提過中國南方電網供電不穩定的問題.
香港還要不要跟中國南方電網買電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