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一點點的香港人有一個不幸的地方, 就是在港英時代有中國歷史可以讀,
所以今時今日看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本的中國歷史, 會覺得有人神經錯亂.
國民黨在打敗仗的時候, 急急忙忙把北京故宮裡最值錢的一批文物帶到台灣,
那是人所共知的. 到底北京故宮還有多少頂級文物可以帶到這個所謂香港分店, 也成疑問.
更大的問題是, 一直到米己成炊才到西九董事會"諮詢", 那時已經在大陸的什麼高官那裡通過了,
就算有西九董事會的成員覺得不合適, 難度要他們去推翻大陸的什麼高官的決定嗎?
若不是林鄭自己打算拿出來邀功, 絕大多市民應該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落成後才知道有這回事.
退一萬步說, 多一個博物館本來沒有什麼大不了, 那三十五億就算不用來疏通, 也會被別的大白象吃掉.
但原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選址, 原本是用來做表演場地, 現在表演場地沒有了, 而變為博物館,
就好像一間屋, 原本要來放梳化電視的客廳, 改為雜物房, 雖然不需要向城劃會申請, 但問下一會坐梳化看電視的人不算很過份的要求吧.
政府近年愛將"持份者"掛在口邊, 可是他們好像不了解一點, 就是市民大眾也是"持份者"!市民大眾也是"持份者"!市民大眾也是"持份者"!
林鄭打算拿出來邀功, 不少平民不受落,
不過平民受不受落不是重點, 重點是三十五億送上了北京嘛, 中央政府怎能不給林鄭加分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