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以香港目前的政治環境, 這個諮詢最後也是中港矛盾的延續.
向內地買電自然另人想起東江水這不平等條約, 加上梁振英對內地言聽計從的態度,
很難想像他能爭取到一份對香港有利的合約, 最後大可能變成高價向內地買電兼不穩定, 進而將香港推向死地.
目前看來向內地南方電網買成本比較平, 但別忘了南方電網是中央企業,
在內地的賣電的定價由中央管制, 自然不會太貴, 可是賣給香港的, 中央那會管?
就像東江水一樣, 內地城市買東江水很平宜, 獨獨賣給香港的就貴幾倍.
向內地南方電網買會平, 只是很傻很天真的想法.
而且三成實在太多, 令香港失去議價能力,
內地近年通漲比香港大得多, 工人薪金也大幅提升了, 到2020年, 那一邊發電成本會比較平也未可料.
若果當香港有三成用電靠內地輸入, 萬一內地電網忽然要求加價十倍, 香港有能力說不嗎?
穩定性方面, 對到一般市民, 99%的穩定性也足夠了, 一年停電一小時也不是很嚴重的事,
不過, 香港目前還算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吧, 萬一在開市時間, 別說港交所, 單是一間證券行停電一小時已經會有極大損失.
若果不能確保電力的穩定性, 香港僅餘的經濟支柱就岌岌可危了.
但看來特區政府漠視了.
目前南方電網供給澳門也不及香港的兩間電力公司穩定,
香港的用電量足足是澳門的十倍以上, 南方電網的穩定性令人擔憂.
再者, 內地各省市也在大力發展, 未來用電量會更多.
到2020年, 南方電網能不能應付內地的發展所需已經是挑戰, 還要他們穩定地供應給香港?
也許環境局局長背後想劍指開放電力市場, 但強迫兩電跟內地買電郤是背道而馳,
反令內地電網壟斷了三成的電力.
若要開放電力市場, 除非技術上能做到同一座大廈用不同的電力公司,
例如A室用南方電網, B室用中電, C室用港燈, 然後萬一中電出問題停電了, A室和C室也不會受影響.
這才叫開放電力市場, 不過世界各地, 別說同一座大廈用不同的電力公司, 同一地區用不同的電力公司也做不到.
開放電力市場只是紙上談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