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稅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最多平日用的名目不叫入境稅.
就像機場稅, 所有飛抵香港的旅客都要付, 有些地方的機場稅甚至不比機票低.
還有簽證費, 雖然做了簽證不等於入境, 但沒多少人會明明不打算入境郤花一筆簽證費.
就算內地客, 雙程證也要繳費的...
所以陸路入境稅對大多數內地客來說不是什麼洪水猛獸.
尤其是來港買名牌手袋, 金飾, 手機等等的遊客, 一百幾十根本不放在眼內.
反過來, 為了一百幾十而不來香港的遊客, 消費力多極有限.
劣質的遊客不只香港人討厭, 優質的遊客也會討厭.
早前也出現一些內地客跟內地客在香港爭吵的新聞, 可見遊客過多的問題已經影響到遊客得到的服務.
減少了劣質的遊客可以讓香港為遊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對於旅遊業, 那會是一點點的陣痛,
但長遠來說, 失去優質的遊客所帶來損失才大.
難度要等到優質的內地遊客也表明怕了劣質的遊客才出手已經太遲.
而實際上很多優質的內地遊客已經改往其他文明的國度.
香港已經不是他們的第一選擇了.
若果怕陸路入境稅嚇阻了出手比較闊綽的旅客,
大可以讓各大酒店提供退稅優惠, 更可以順便減低旅客光顧無牌酒店.
或者讓主題公園提供退稅優惠, 讓著名景點提供退稅優惠.
甚至各大商號提供比陸路入境稅更多的優惠.
這麼一來, 對真正來港旅遊的旅客影響不太大.
最後不得不說呢, 內地客來港掃日常品, 是一種報應.
想當年人民幣比港元低, 內地生活指數比香港低的時候,
很多香港人北上消費, 也多多少少對內地居民造成影響.
所以公平起見, 對內地人徵收陸路入境稅的同時,
也應該香港人徵收陸路出境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