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記是狄更斯的著名作品, 就算不是主修英國文學的人,
多少也聽過這本書.
就算不曾打算讀這本書的人, 也會聽過書中的名句,
2003年時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也引用了那句令人一頭霧水的"這是最好的時代, 這是最壞的時代".
讀這本書令我想成魯迅的吶喊, 字面上的意思是勉強看得懂,
但字裡行面郤隱約有另一層含意.
只不過對歐洲歷史一知半解的我是沒法子理解.
當然, 就像吶喊導讀, 雙城記也有不少導讀,
就像這故事表面上寫法國大革命, 背後郤在寫資本主義下的問題,
也許狄更斯年代, 有錢的資本也過著像法國貴族一般的生活,
而貧富懸殊問題也像法國大革命一般嚴重.
所以狄更斯以法國大革命的故事來借古諷今.
今時今日, 世界也流行著資本主義下貧富懸殊的問題.
在香港, 也許窮人沒那個年代那麼可憐,
但看看"豪宅"廣告在大賣貴族式的生活時,
又看看佔領華爾街時,
我們正在重覆歷史, 也許沒法國大革命那麼血腥,
但革命的回音郤在隆隆作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