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造時勢, 時勢造英雄正是澤倫斯基的寫照.
當然, 歷史由勝利者來寫, 而俄軍打倒澤倫斯基的機率極高,
不用等俄軍勝利, 現在已經有不少抵毁他的說話在網上流傳.
未來的歷史學家怎麼評價他我就不想知了.
普京理想的劇本是, 當俄軍一出手, 烏克蘭人馬上貪生怕死, 澤倫斯基投降又好, 被推翻又好,
馬上就在烏克蘭成立傀儡政府, 跟俄羅斯和談, 澤倫斯基成為跟侯賽因差不多的大壞蛋, 被正義的俄羅斯打倒.
大家當無事發生, 西方國家也不好說什麼.
事與願違, 澤倫斯基不肯在美國保護下逃亡, 留在基輔抗戰,
還要走上街頭自拍, 你看普京自己都不敢走在莫斯科街頭自拍吧.
在公關戰上嬴了一仗.
在誰大誰惡誰正確的世界, 普京大概覺得公關戰是可有可無, 但指控猶太裔的澤倫斯基是納粹份子又實在太超乎常理了.
像我這種正常智力的人是無法理解的, 這個指控會令猶太人支持俄羅斯出兵還是令猶太人更厭惡普京就不得而知啦.
反正北約是不敢出兵, 歐美制裁俄羅斯, 自己也會受損, 出師有沒有名, 在這一戰的勝負無關重要.
可是西方世界對烏克蘭的同情也是超出普京所想,
在戰爭初期, 大家就看著歐美怎反應, 歐美是有提出制裁, 每天都有人(尤其中国)喝倒彩, 說歐美的制裁不痛不癢.
兩個星期後, 歐美十分不願意地連停買俄羅斯石油也說出來了, 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制裁.
是否仍是不痛不癢呢?
除了普京不打公關戰, 俄軍戰場上的表現未如理想, 歐美多國才敢重注在烏克蘭上,
北約的盤算是, 烏克蘭就算打不過俄羅斯, 但若能重創普京的銳氣,
使得普京不會再劍指其他東歐國家, 甚或已經成了北約成員國的波蘭.
而戰場上, 普京除了低估了澤倫斯基的膽量, 更低估烏克蘭人對俄羅斯的憎恨,
不少不是軍人的平民, 也視為生死存亡之戰,
俄軍面對的困境就如同在伊拉克的美軍, 軍事佔領了又如何, 不停面對本地人的突襲. 佔領也不長久.
同樣地, 普京滿心以為會有烏克蘭軍倒戈投靠他,
可是在這世界大局上, 那個烏克蘭軍官跑去殺死澤倫斯基, 馬上成為眾矢之的.
不單難以統治烏克蘭, 西方國家的制裁就馬上由普京轉移那個烏克蘭軍官身上,
而且還要對面其他烏克蘭軍官報仇, 要有多愛普京才會這樣做.
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俄的烏克蘭軍官也許會有. 公然倒戈就要俄軍有更大優勢才會出現.
普京人和是沒有了, 天時好像也不太好, 烏克蘭在武漢肺炎上躺平了很久, 就算普京要求所有參戰的俄軍打了三針, 現在都肯定感染了, 只是沒有檢測就不當感染吧. 雖然軍隊壯丁多, 不見得會因 武漢肺炎而死, 但帶病上戰場肯定不在狀態. 且後日後普京會不會投訴澤倫斯基用"中国製生化武器"吧.
個人是很希望烏克蘭人能嬴, 而俄羅斯也不是打得很瀟灑.
但在北約不派兵下, 俄軍的兵力差距太大, 攻佔烏克蘭也只是時間問題.
反正就算俄軍死了多少人也好, 盧布比廁紙更不值錢也好, 在普京眼中算什麼?
以我看來, 普京打了勝仗也是得不償失, 只是止蝕很難, 像普京這樣天下無敵的人要止蝕就更難.
而對本身預料會在烏克蘭戰死沙場的澤倫斯基來說, 每一次看到日出都已經是一場勝利了. 還求什麼?
英雄的要素不是有強大的超能力, 而是有面對強大的壞人也不畏縮的心.
只有一生都在苟且偷安的人, 才會不敬重他吧.